進入內容區塊

新北市汐止區公所

 
  • FB
  • line
  • 友善列印
  • 字級設定:

新北市汐止健康城市

過往今來
發佈日期
2021-01-05
發佈單位
汐止區公所
類  別
話說汐止
詳細內容


壹、歷史背景
  汐止區(水返腳),乾隆年間先民在此定居,稱「峰仔峙庄」,後改稱水返腳;與舊名錫口的松山,同為昔日基隆河的重要渡口。根據陳培桂淡水廳志記載:「水返腳,潮水漲至此也。」民國9年乃取其潮汐至此而返之意,改名為汐止。汐止的歷史發展沿革,大致可分為三個時期:明清時期、日據時期、光復後時期。茲分述如下:
  1. 明清時期
    汐止發展,始於明清時期。明朝崇禎十三年(1640年),荷蘭人進兵台北,驅西班牙人而有其地。文獻所記載之「峰仔峙社」,約為今日汐止基隆河南北兩岸,原多為原住民所居。清乾隆初葉,有廣東人從淡水港溯河,轉基隆河抵達今日汐止境內,與凱達格蘭平埔族墾殖,並建「峰仔峙莊」,以基隆河為主要的經濟動脈。至乾隆三十年遂發展成為「峰仔峙街」,即為現在的中正路。迄今,汐止人仍習慣以「街仔」來稱呼。汐止於清光緒廿年﹙1894年﹚,隸屬基隆廳石碇堡轄區。
     
  2. 日據時期
    1896-1897年,汐止改隸台北縣水返腳辦務署石碇堡。宣統元年﹙明治四十二年,1909年﹚,改隸台北廳水返腳支廳水返腳區。日據後期﹙大正九年,1920年﹚,改台北洲七星郡汐止街管轄。
     
  3. 光復後時期
    政府實行新制,於民國34年1月11日成立台北縣政府。同年1月27日,成立汐止鎮公所。民國35年,更改為台北縣七星區汐止鎮。民國36年廢七星區,汐止鎮屬淡水區。民國39年9月,廢淡水區,改為台北縣汐止鎮。當時,鎮所屬之各里行政區為21里,經多次調整,汐止市現有50里。
    早期汐止以茶葉、農業、煤礦及重工業為主,居民都是黑手或農民。過去,北台灣兩大礦坑在汐止和基隆。日據時代,曾經在汐止發展重工業,汐止重工業成立(即今台灣煉鐵廠),汐止住有許多礦工及煉鐵工人。政府開發基隆港後,位在基隆港背後的五堵、汐止,成了最重要的貨櫃集散中心。台北人對汐止鎮沒有什麼印象,直到廖學廣向大批到汐止開發的建商徵收鎮長稅,汐止鎮才開始聲名遠播。民國86年到89年、90年的瑞伯、芭比絲、象神、納莉等颱風,使汐止市成為舉世聞名水災最嚴重的地區。根據汐止戶政事務所統計,民國88年人口達到十五萬人,居台北縣第9位,並於同年6月28日升格改制為汐止市。
    99年12月25日台北縣改制升格直轄市名稱改為新北市,而汐止市改為汐止區。到107年5月底為止,汐止戶籍人口數為19萬9531多人。汐止實際居住人口數可能高達近30萬人以上,
 
貳、日據汐止發展情形
  汐止古名水返腳,是一片神奇的土地。美麗的基隆河蜿蜒短急的經過這裡,加上重巒疊翠的山丘圍繞著。這樣的青山秀水哺育著這裡的居民,在二百五十多年前,祖先蓽路藍縷以啟山林,曾經造就過商業繁榮的一面,並且化育了不少人才。汐止在「日據時期」異族統治初期,不僅僅由茶行、煤礦業帶動商業繁榮,加上汐止街長陳定國在就任後,積極籌劃各種建設的藍圖,如教育、金融、興建自來水廠等建設,奠定汐止現代化的基礎。
  1. 地區的開發:汐止聚落的形成
    汐止地區的開發,最早可追溯到凱達格蘭平埔族之雷朗族分支所建立之蜂仔峙社,其地理位置為今日汐止市禮門里、義民里、仁德里與江北里等里一帶。而清代漢人入墾,移民不斷由淡水地區進入台北盆地,汐止也在此時移入了愈來愈龐大的漢人勢力。漢文化的增長終於排擠了原有的聚落生存形態,而此原生活聚落至日據時期已逐漸消失。
    乾隆、嘉慶年間,汐止地區乃為農墾社會,自泉州等地渡海來臺的移民,在此地耕作、經商買賣或採集捕獵。商務的繁榮也帶來人口的成長,但清代汐止地域的人口記錄大多不甚可靠,很難得知人口變化。以石碇堡而言,官方的人口資料有多至6341人(道光21年,1841年),少也有169戶534人(同治十三年,1874年)。光緒年間,馬偕在汐止傳教時曾說:水返腳是一個有4000人口的市鎮。隨著移民在此落腳定居、繁衍生息者眾,街、庄等聚落亦隨之成形與發展,而地方的領導人物亦在嘉、道年間應運而起。
     
  2. 茶葉興盛時期:汐止第一個黃金時期
    日據時代結束之前,汐止地區最重要的產業為茶業與煤礦開採業。汐止以前是石碇堡的商業與政治中心,當石碇堡成了臺北盆地內重要的產茶區後,水返腳自然從一小街市,轉變成一處粗製茶的產銷中心。根據七星郡要覽記載,民國23年至27年間(昭和九年至十三年),七星郡所轄的汐止街、士林街、北投街、松山庄及內湖庄皆有栽種茶樹及製茶戶。不論是種植面積(約8000甲)、製茶戶數(800多戶)、數量皆以汐止街最高,價格也最高。為改進茶葉而設立的茶業團體也以汐止最多,可見汐止鎮當時茶葉之興盛。嘉慶年間,茶葉的種植日漸普及(曾品滄,1998年),1897年時汐止人口數已有3203人(章英華,1986年)。在外銷獲利的誘因下,茶葉逐漸取代其他農作物,成為汐止地區山坡地主要的農產品。再加上基隆開港後,在很快地成為運送木柵、深坑所產茶葉的重要河港,並為基隆河茶葉集散地。鄰近如平溪、石碇、瑞芳等地的茶農皆先將茶葉運至水返腳街上的茶館進行加工,精製完成的茶再經由基隆河運至大稻埕輸出。由於茶市之交易盛極一時,許多居民因此而致富。由於貨物吞吐大增,為彌補水運之不足,遂有臺北至基隆鐵路之鋪設。水返腳由於位於基隆與臺北通道間,鐵路之鋪設,更使水返腳的對外交通愈趨發達,奠定日後進一步發展的基礎。

    拜茶業興盛之賜,咸豐十年以後,臺灣北部除了原來主導地域經濟與社會的地主家族外,新興的富豪──茶商,亦紛紛躍入士紳家族之列。茶商與地主一樣,也將觸角伸展至地區與社會各層面。地主、豪強興起,成為地方社會的領導階層。清朝的水返腳街曾有蘇樹森與李萬居兩位大茶商,因從事茶葉買賣而積資成巨富者有蘇大老、李萬居、郭花、黃建順、唐連彩等人。另以過港陳家為例,主要是透過與番務、土地經營與資金借貸、掌握地方社會與政治活動,最後再參加科考,晉身士紳階級。下街陳家雖然事蹟較不明確,但仍可看出土地經營和科舉考試是其向上社會流動的主要途徑之一。他們亦積極參與地區政治與社會活動,並且晉身士紳之列。除了致力於粗製茶產銷事業外,這些大茶商在政治、經濟與文化上,也擔負著外界與地域間仲介者的角色。除了茶商外,地主在清末政、經、社會大動蕩的當時,也延續其原有的土地、資金借貸事業逐漸向其它經濟領域拓展。
     
  3. 礦業發展時期:汐止發展的另一高峰
    汐止發展的另一高峰,即煤礦業的興起,它為汐止帶來繁榮的經濟。煤礦的遽興使大正至昭和年間的汐止地區在茶葉逐漸沒落後,獲得再次發展的契機。由於當時煤價大好,原來從事茶葉人口減少,紛紛往礦業發展。從表3-1中可發現:汐止街市的人口從明治二十九年至昭和十四年,人口共增加一倍有餘,年增率達百分之二點六。其中,明治二十九年﹙1896年﹚至大正四年﹙1915年﹚的年增率為1.8%,大正四年至昭和十四年﹙1939年﹚的年增率則為2.35%。雖然大正至昭和年間為茶業已漸趨沒落的時期,但人口不減反增,且比明治年間更快速的增加,這可能是礦業人口大幅增加所致。

    1847 年﹙清道光二十七年﹚,由淡水同知曹仕桂於松山、水返腳立「奉禁憲示私挖煤炭者立斃」碑﹙現存於國立博物館內﹚。雖然清代深信龍脈之說,而嚴禁汐止煤礦之開採,但汐止地區仍一直維持小規模的私採。至日人統治後,汐止地區更是因為其地層富含的煤礦資源,在配合臺灣煉鐵廠的需求,一躍而成為開採活動鼎盛的礦產小鎮。雖然煤礦業在大量採用石油後已式微,但昔日煤業的發達也奠定汐止成為今日臺北都會區工業重鎮的基礎。

    表3-1汐止街市人口數量表
    年度 汐止街﹙大字﹚人口數
    明治29年﹙1896年﹚ 3,124
    明治38年﹙1905年﹚ 3,807
    大正4年﹙1915年﹚ 4,225
    大正9年﹙1920年﹚ 4,532
    大正14年﹙1925年﹚ 4,773
    昭和5年﹙1930年﹚ 5,503
    昭和9年﹙1934年﹚ 5,803
    昭和14﹙1939年﹚ 6,612
    資料來源:曾品滄,1988年,第126頁。

    另外,從表3-2汐止地區煤炭年產量表中資料可得知:大正至昭和年間,汐止地區的煤炭年產量表大致在七萬公噸以上,最高記錄甚至達到二十五萬公噸,市價二百萬元。

    表3-2 汐止地區煤炭年產量表
    年度 產量 價格 產地範圍
    1914 79,085 131,586 水返腳支應
    1915 80,059 134,905 ﹙同上﹚
    1916 101,801 224,789 ﹙同上﹚
    1917 158,279 395,188 ﹙同上﹚
    1924 76,808 503,162 汐止街
    1928 140,000 900,000 ﹙同上﹚
    1932 75,069 345,081 ﹙同上﹚
    1933 70,115 340,058 ﹙同上﹚
    1934 250,000 2,000,000 ﹙同上﹚
    1936 136,162 729,011 ﹙同上﹚
    資料來源:曾品滄,1988年,第121頁。

    日據時期,日本政府採取礦業特許主義﹙陳文遠、蘇爾民等﹚,鼓勵人民開採﹙周再思、周錦樹等﹚,所採的煤,先以台車運至五堵車站,再裝至火車輸出,供內外銷用。北港、烘內、友蚋、鹿寮等煤礦,即是當時著名的幾個大礦坑。而下街的陳文遠、頂街的蘇爾民、周再思、周錦樹等人,也因開採煤礦而致富。
    聚落機能、型態及內部之社會結構皆因礦業發展而發生顯著的變遷,以作為中心市街的汐止街最為明顯。其變遷包括從粗製茶產銷中心轉變成礦業市鎮、由河港轉變成陸運要站、街市範圍逐漸向南擴張,以及呈現出大正型街市的型態等。在社會結構的變遷方面,新興的礦業主加入地方領導階層,成為左右地方政、經發展的另一股新興勢力。原來的茶商,雖具靈活的手段、冒險的精神,能多方開拓家族事業之領域,但因囿於傳統家族制影響,事業的經營仍以家族資本為核心,無法集結巨額資本進行投資,以至間接使家族事業的發展受到相當限制。反而是新掘起的周家,能不受家族限制,招納其他私有資本,創設炭礦株式會社,終為在日本財閥壟斷下的臺灣煤業,開展一處純粹臺人資本的活動空間。

    日據時期,汐止工業發展是以煤業為主。茶葉經過加工改良,也成為聞名的「包種茶」輸出。光復後,臺灣受經濟發展、世界能源革命與危機而重視煤炭。受進口煤炭壓迫,及連續發生巨災等,臺灣煤業政策隨這些問題演變,從鼓勵生產﹙1946-1965年﹚、重油輕煤﹙1966-1972年﹚、淘汰與興建及設置煤業基金促進合理化經營﹙1973-1984年﹚,到1984年8月以後因連續發生重大災害,政府於1984年8月8日頒布臺灣地區煤業政策,強行推行淘汰與興建外,也輔導礦工轉業或資遣,致使礦工無心工作,願意轉業或資遣,礦場陸續關閉廢礦。目前,汐止地區之礦業早已由工業所取代,汐止地區黑金產業已成為歷史名詞。但整體而言,礦業的沒落對於汐止地區的發展,未嘗不是一件好事。自礦業移出的勞動力,成為其他產業勞動力的來源,加速了汐止地區其他產業的發展。
  4. 早期的汐止都市計畫:汐止市的街道雛型
    都市計畫當然不單指建築物的構築,除了城堡的興建外,還有街道的規劃及一些硬體設施的配合,不只對當地的經濟有好處,對整體發展也有莫大的影響。汐止市最早都市計畫的雛型,應屬清代乾隆時漢人來到汐止市開墾,後來開墾移民日多,形成了峰仔峙庄,後來更發展成水返腳街。到了日據時代,已有繁榮的汐止街,也有街役所的設立,主事汐止市的建設事宜,這也屬都市計畫的範疇。汐止市的正式都市計畫始於民國九年﹙大正九年﹚日本當局進行的市區改正計畫,重新規劃街道、拓寬道等措施,也奠定今日汐止鎮的街道雛型。
 
參、汐止的都市發展
  1945年,終戰後,汐止先賢考慮「汐止老街」發展有限,想藉當時「台北縣政府遷治汐止」之意,帶動汐止繁榮成為現代化都市。就在1946年1月23日,由汐止街的地方首長及紳士,帶了一份「台北縣政府遷治汐止方案」建議書,向當時台灣行政長官公署﹙省政府﹚請願。它的內容有三個重點:
  1. 以交通來講,汐止街是在台北、基隆的中心,鐵、公路非常方便,基隆河流入淡水河,在潮落時,小輪民船可行駛至汐止。
  2. 以面積來講,汐止街大約有二百甲土地,可容納數十萬人口,帶動汐止繁榮。
  3. 以治安來講,在汐止附近的高山地帶,自滿清以來,有很多土匪出現,因為汐止街在台北與基隆中間,調動與消滅比較方便。同年﹙1946年﹚6月23日,成立「台北縣政府設置汐止期成會」,還有「台灣省政府縣治建設協進會汐止分會」第三次大會,決議八項,其中一項有「加速台北縣政府設置汐止方案」。當時,除了汐止之外,還有三重埔、士林、板橋,也請願爭取。經過台北縣參議會第一屆第三次大會決議,將縣治設置在交通便利「海上郡役所」,即現在的板橋市。如果當初縣政府所在地設置在汐止,相信汐止會比現在提早繁榮四、五十年。
     
  光復後,台北市成為台灣的政經中心。汐止位於台北市之東,佔有地理優勢,吸引外來人口的移入。到了1970年代,汐止市成為人口高成長地區;當時,正值製造業大幅擴張,由於汐止地價不貴及豐富的勞動力,加上地近台北市與交通運輸的方便,工業條件良好,使汐止製造業蓬勃發展。直到1980年代,汐止的工業發展仍以製造業為龍首。1990年代起,為配合交通功能增強及國家經濟政策的轉變,汐止成為大台北都會區的主要衛星市鎮之一;新台五線及北二高相繼通車,加強了汐止市對外聯絡的完備,更使汐止市「交通走廊」的門戶性格愈發明顯。此外,配合都市相關計畫及南港科學園區的拓展,運用既有的交通優勢,提供工業用地,引進高科技工業進駐,以發展「科技城」為目標,這些使汐止不僅是一個擁有百年歷史的大鎮,亦可在新興都市扮演重要的角色。
 
朱立倫市長對汐止的政見
  朱立倫對汐止的政見:要把汐科園區打造成大型經貿園區,讓800家公司、2萬多員工在5年內增加1倍,成為亞太重要經貿樞紐、研發中心及台商營運總部。他指出,捷運汐止線將加速興建,未來從區公所到東湖只有5個站,就能連接捷運文湖線,與大台北地區接軌(可惜汐止捷運民生線至今無法實現)。另外全國第一座公共托育中心在新北市汐止區忠厚里活動中心開辦。新北市汐止區國民運動中心,也於105年興建完成地點設在:汐止綜合運動場。
  • 瀏覽人次:713 人
  • 更新日期:2021-0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