里長姓名 | 陳俊地 | ||
---|---|---|---|
經歷 | 一、新北市第1、2、3屆白雲里里長 二、秀峰高中庶務組長、秀峰高中家長會總幹事 三、白雲社區發展協會理事長 四、現任第4屆白雲里里長 |
||
里辦公室地址 | 水源路二段72巷50弄26號1樓 | ||
聯絡電話 | 0920-483759,(02)2643-4315 | 傳真 | |
電子郵件 | |||
里界說 | 西北面靠近新台五路汐止科學園區,北以水源路二段與文化里為鄰 東面以大尖山風景區與秀山里為界,東南面以光明寺與石碇區為界,西南以大坑溪與南港區舊莊為界、西以大坑溪、白匏湖與東勢里、橫科里為界 |
歷史沿革 | 早在乾隆42年(1777年),白雲里康誥坑溪即有艋舺人黃仙水來開設水圳,主要灌溉區域以頂寮庄及下寮庄,是清乾時期,少數民間開發的著名水圳。由於白雲地區水資源以灌溉為主,不利水運,因此一切農產及生活用品,必須仰賴人工挑擔依崎嶇的康誥坑山路而行,因此有著「康誥坑」(意即顛簸難行)地名的稱號。 對於康誥坑的地名解釋,有三種說法,除前項說法外。由於康誥坑地屬一坑溝地形,步行於山中道路時迴音繚繞,有「箜碻」之音於山谷間廻繞,因此「箜碻坑」之名,後取其近為康誥坑,此說為二。 最後一種說法則是此區每遇雨季時,從山上流下的水,匯集於康誥坑溪產生溪底石頭互相撞擊的聲音,所以將此稱之為「摃石坑」之名,後取其近音康誥坑,此其三也。 白雲里除晚近遷入的新住民外,全部都是泉州安溪人,他們早期以抽藤、採樟、種茶栽植大菁為主,直至日據因產銷與戰事影響,遂以礦業為主,茶葉為副的產業開發。主要聚落有十三分尾、白匏湖、東勢坑、溪底、康誥坑、栳板椅、大崎腳、大崎頂等,族姓主要以徐、李、王、陳、劉、蔡、蘇、郭、賴等家族,到道光年間,已普遍開發。 白雲里春秋兩季,雲霧瀰漫,加土質富含石灰質,適宜種植茶葉,早在1885年,除南港舊庄地區外,本里已成為包種茶的主要產區,桂花也是本里製茶的重要添加品,用以增加茶葉的香味,惟惜目前已幾乎砍除,留下來的並不多。 |
---|---|
景點 | 天秀宮、大尖山、天道清修院、四分尾山、白雲古道、白雲登山步道、白雲寺、白匏湖、鹿窟山、秀峰瀑布、汐碇路油桐花林道、康誥坑公園。 |
名勝古蹟 | 汐止白雲派出所(原十三分警察官吏派出所),歷史建築,建於1939年。 廟宇:天秀宮、天道清修院 |
---|---|
交通路線 | 新巴士:F902水源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