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內容區塊

新北市汐止區公所

 
  • FB
  • line
  • 友善列印
  • 字級設定:

茶葉史

  回顧茶葉在水返腳發展的歷史,必須回顧台灣茶葉的興起歷史。根據連雅堂先生「台灣通史」的紀錄,早期台灣即有野生茶葉的發現和使用。據通史的紀載道:「舊誌稱水沙連之茶,色如松羅,能辟瘴卻暑。」所謂水沙連茶,據研究即是野生茶葉。只是在歷史的演進中,野生茶葉並未受刻意的栽種和推展,故並未有任何重大的發展。

  真正開啟台灣茶葉生根的原因,是以中國福建省的移民到台灣以後的事。這些移民族群來台灣以後,也把茶葉帶到島上,再透過人工栽培的方式,逐漸擴展至整個台灣。據通史的紀載:「有柯朝者,歸自福建,史以武夷之茶,植於樂鱳魚坑,發育甚佳。既以茶子二斗播之,收成亦豐,遂互相傳植。」這段話記載的時間為嘉慶年間(西元1796年),而鱳魚坑據研究可能是瑞芳、石碇及平溪一帶。

  茶葉移植台灣,除了文獻上記載外,其引進的地方應該是從滬尾(淡水)港進入,因此早期淡水山坡地也種植許多茶葉,然後再沿著基隆河往上游拓展,在水返腳大量種植,待水返腳因為種種原因導致茶葉衰微以後,茶園再往基隆河共上游的平溪、石碇發展,後來再往坪林拓墾,造就了今日坪林明聞遐邇的包種茶。

  「淡水廳誌」裡記載道:「道光年間,各商運茶往福州售賣」茶葉移植後,因為氣候土質的適宜,很快就有良好的收穫,至道光年間,台灣茶葉已可回銷中國。

  同治五年(西元1866年),英商約翰杜德(John Dodd)來台灣視察樟腦,經由對市場的觀察,發現台灣茶葉淺在的雄厚力量,便試辦收買茶葉,由福建安溪購買茶苗,貸款給台灣農民採購,並鼓勵農民栽種,最後再由杜氏統一收購。因為台灣茶為粗製茶,必須再加工,於是杜氏便於同治六年,在台北的艋舺設立一間精製茶廠,並於同治八年,以二千一百三十一擔(一擔六十公斤的烏龍茶),以福爾摩沙茶的名義,銷往美國。

  杜氏於淡水河岸所設置的茶廠和保順茶行,不但開啟了台灣茶葉製造和外銷的先鋒,一八七二年三月九日,馬偕博士初抵滬尾時,杜氏便於鼻仔頭接待馬偕,為馬偕博士北部教會開拓時,接待他的第一人。
台灣茶葉的發展,至今約有二百年的時間,其源頭為淡水的植懇,再經基隆河流域的水返腳、平溪、石碇,再拓展到坪林、南港、新店等的,輾轉綿延,淵源流長。
茶田

(汐止十三分茶園) 鹿窟事件與茶業衰微

  水返腳茶葉經過幾代先民的努力,使得植園面積不斷擴展。

  在這個時代,全台發生了二二八事件,經濟衰退衝擊了茶業的發展。

  到了民國四十一年十二月,更發生牽連廣大的鹿窟事件,國府動員了軍、警、憲、特數萬人,實行大規模的「包山運動」,從現在的南港研究院路口,沿鐵路而上直至平溪的菁桐,另一方面研究院路至南深路、深坑至八分寮、雙溪口,再沿雙青公路至菁桐,會合而成一個大包圍,凡是包圍環內,人民一律禁止通行,沿線並挖掘戰壕、碉堡、安機槍、三步一崗五步一哨。

  鹿窟事件,許多人不得已離開家鄉,原本興盛茶業的白雲、鹿窟山坡地的茶園荒廢無人耕作,之後八七水災嚴重災情,使東山汐平公路的茶園受到侵蝕沖毀,許多農民也大量搬離東山,茶園更迅速萎縮。
  
  經過一連串的衝擊,水返腳的茶葉日漸蕭條,重心也逐漸轉移至南港、石碇和坪林等地,最後地位更被坪林的包種茶取代。
  • 瀏覽人次:1483 人
  • 更新日期:2023-06-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