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內容區塊

新北市汐止區公所

 
  • FB
  • line
  • 友善列印
  • 字級設定:

汐止發展史

汐止歷史發展沿革
  汐止歷史的發展沿革,依照命名先後,可以分為峰仔峙時期、水返腳時期以及汐止時期三個階段。峰仔峙時期從平埔族凱達格蘭族在基隆河北岸建立峰仔峙社開始,歷經西班牙、荷蘭、明鄭統治直到清領初期,乾隆年間,漢 人在基隆河南岸(今中正路老街)建立的村莊仍稱為峰仔峙庄。1808(嘉慶13)年,清廷在汐止設水返腳汛,置外委一員,為汐止設官治理之始,也是水返腳地名登場之時,在此之前即稱為峰仔峙時期。水返腳的稱呼,歷經清朝中 葉及末期,直到日治時期的大正9(1920)年,實施都市計劃,並將水返腳改為汐止,從日據時期的汐止街,光復後改稱汐止鎮,後來升格為汐止市,隨著新北市改制為汐止區,一直沿用至今,都稱為汐止,因此這一時期稱為汐止時期。
 
峰仔峙時期
  汐止的歷史發展甚早,在十七世紀初期荷蘭人佔領台灣之前,屬於平埔族的凱達格蘭族即在汐止的基隆河北岸(鄉長里一帶)建立峰仔峙(Kypanas)社,過著半獵半耕的生活。1624(明天啟4)年荷蘭人佔領台灣,勢力似乎不及 於台灣北部。1626(明天啟6)年為西班牙為與荷蘭勢力抗衡,進據基隆築聖薩爾瓦多城(San Salvador)。1628(明崇禎元)年西班牙在淡水築聖多明哥(Santo Domingo),兩地之間以航海往來。1630(明崇禎3)年為開闢淡水至基隆的陸路 交通,從淡水溯基隆河而上,沿途經毛少翁(社子)、錫口(松山)、峰仔峙(汐止)、暖暖到聖薩爾瓦多(基隆),峰仔峙(汐止)成為淡水至基隆交通往來要地。1642(明崇禎15)年佔領台灣南部的荷蘭人興兵北上,驅逐西班牙人,結束西班牙的統治。

  根據荷蘭文獻的記載,西班牙人統治時期政教勢力已及於汐止,而且西班牙對峰仔峙社原住民頗為暴虐,會凌辱婦孺,毀損田園、燒毀房舍與艋舺舟。荷蘭人統治時對於歸順的凱達格蘭族峰仔峙社維持友好關係,在1642年的 資料記載,峰仔峙社糧食豐富,種植甘蔗、甘藷、紅米、白米,會駕艋舺舟沿基隆河出海採捕魚、蛤、野菜,吃鹽漬生魚,獵捕動物,但不敢殺也不敢吃雞。由荷蘭時代的番社戶口表來看,峰仔峙社算是中型的番社,受分布 在松山內湖一帶的里族大社頭目管轄。1947年調查計有120人,1655年時有100人,人數維持在百人以上。
遊客們

峰仔峙社所在地,約略在今基隆河北岸鄉長里一帶(圖:吳子政)

 
峰仔峙戶口表
年  度 1647年 1648年 1650年 1654年 1655年
戶  口 120(38) 100(28) 105(27) 104(24) 100(33)
  1662(康熙元)年延平郡王鄭成功驅逐荷蘭人,將台灣改名為東都,北路設天興縣,汐止屬於天興縣的範圍。同年鄭成功過世,1663(康熙2)年由鄭經嗣位,將東都改為東寧,天興縣改為天興州。東寧建都於台南,對於台灣北部經略較少,1664(康熙3)年荷蘭人再度佔領基隆,並與鄰近的凱達格蘭族聯絡,意圖對抗鄭經,直到1668(康熙7)年才退出台灣。1681(康熙20)年鄭經去世,權臣擁立鄭克塽繼位,1683(康熙22)年清強施琅領台攻台,鄭克塽投降, 清廷將台灣納入版圖。 1684(康熙23)年清廷設台灣府,隸屬福建省,下轄台灣、諸羅、鳳山三縣,汐止屬於諸羅縣。1721(康熙60)年朱一貴起義抗清,清廷平定動亂之後,在1723(雍正元)年將彰化縣及淡水廳自諸羅縣析出,汐止屬於淡水廳。1751(清 乾隆16)年相傳粵人入墾汐止基隆河南岸峰仔峙庄(中正路老街),這是漢人移墾汐止最早紀錄。1764 (清乾隆29)年余文儀新修台灣府志時,已有峰仔峙庄的記載,只是當時尚屬初創,相關紀錄付之闕如,但可推想而知,村落規模應該還很小。
  
  從此之後,漢人移民逐漸增加,基隆河南岸峰仔峙庄(中正路老街),相傳至乾隆三十年間,已由村莊規模發展成為街市,稱為峰仔峙街,形成與基隆河北岸峰仔峙社共存共榮的景致。當時汐止的漢人以從事農耕為主,由於土 地均屬原住民所有,因此漢人需向原住民承租土地開墾。從現今存在的古契約文書顯示,汐止的土地分屬凱達格蘭族的里族社、錫口社及峰仔峙社所有,並非峰仔峙社一社獨有。例如開墾康誥坑必須向里族社承租土地,開墾 樟樹灣必須向錫口社承租土地,開墾街后及社后就必須向峰仔峙社承租土地。這些古契約文書的年代,都在乾隆時期,也可推證漢人移民是從乾隆年間開始移墾汐止。此時汐止街區已開始形成,依據現存一張乾隆48(1783)年 店舖買賣契約,已經稱呼店舖所在地為水轉腳街(水返腳),顯示水返腳街在乾隆48(1783)年前已經成形。1808(嘉義13)年清廷在汐止設水返腳汛,置外委(官名)一員,安兵35名,為汐止設官治理派軍進駐之始。從此之後,汐止開始進入水返腳時期。
 
水返腳時期
  1808(嘉慶13)年清廷設置水返腳汛,派任外委一員,並且有綠營兵35名駐防,受駐紮在萬華的艋舺營參將管轄。汐止開始有官兵進駐之後,商旅往來更加熱絡,居民更加聚集。1810(嘉慶15)年宜蘭納入版圖是水返腳發展的契機 。當時從新竹前往基隆的公文傳送(舖遞)是從南崁繞從淡水、三芝、金山的北海岸路線到基隆,並不經過汐止,路途非常遙遠。宜蘭納入版圖之後,清廷在1815(嘉義20)年,廢除北海岸路線,改從萬華(艋舺)、松山(錫口)、汐止 (水返腳)、暖暖,經過瑞芳、雙溪、貢寮進入宜蘭,此條路線即為著名的淡蘭古道。汐止擔當交通要地的角色,由北基連落道轉為北宜連絡道。

  水返腳位於淡蘭古道要地,為了遞送公文以及方便商旅往來,設有水返腳舖尖站,設有舖司一名及舖丁4名管理鋪站,提供飲食(鋪)及休息(尖)服務。商旅往來逐漸增加,民居也漸趨綢密。1821(道光元)年正月,原任台灣海防同知的姚瑩,貶官到宜蘭擔任噶瑪蘭通判時,將從台南前往宜蘭的旅途見聞寫成〈臺北道里記〉,曾提到汐止(水返腳),指為小村市。並稱『水返腳者,台境北路至此而盡,山海折轉而東,出台灣山後,故名。過此,天山嶺迎 日,東行十五里為一堵山。再北過五堵、七堵、八堵,凡十里至暖暖』。意思是說向北走的道路到此為止,必須轉折改向東走,才能到達台灣東部。
藍色大橋

依賴基隆河舟輯之便,水返腳發祥地在今中正路老街(圖:吳子政)

 
  姚瑩這種說法應該是對水返腳地名由來有所誤會,水返腳是指潮水折返處之下的意思,在台語說法,水返是指基隆河潮汐折返,腳的意思是指下方。基隆河潮汐到達今鄉長里一帶峰仔峙社附近,汐止中正路老街位於峰仔峙社下方,因此稱為水返腳。不過,姚瑩倒是對五堵、七堵、八堵的堵是什麼意思提供解答。長期以來,地方一直對堵的說法眾說紛紜,有人說堵是防範原住民出草的設施,也有人說堵是乙未之役防堵日軍的設施,這兩說應該都不正確,因為汐止原住民並沒有出草的習俗,而且堵的地名在日本據台之前就已經存在。根據姚瑩的說法,堵是形容山的用語,從水返腳東行十五里為一堵山。

  水返腳的移民以在河谷平原從事農耕為主,山坡地盛產樟樹,更有移民前往砍伐樟樹蒸煮樟腦,工商日漸繁榮。當時水返腳位於從松山(錫口)往基隆及宜蘭的路上,從松山到暖暖,往來行人沿著基隆河邊,或走左岸或右岸或坐駁船,是看天氣晴朗或下雨、基隆河水高低而定,並無一定的準則。進入水返腳之前,會先經過樟樹灣,樟樹灣已有移民集結成庄,稱為樟樹灣庄。道光27(1847)年由淡水同知曹士桂,在進入樟樹灣庄的路口立有『奉憲示禁私挖煤礦者立斃』的禁止採煤碑(現存於國立博物館內),以昭告行人,切勿擅自採掘煤礦。樟樹灣有渡船通往社后庄,社后庄原名舊社后,因位於峰仔峙社舊社之後而得名。從社后沿著基隆河右岸,有路通往叭嗹港庄,叭嗹港則是峰仔峙社遷移 之後的聚居地。若繼續沿著基隆河右岸往上走,即可抵達現今鄉長里一帶的峰仔峙社。因峰仔峙社的凱達格蘭族會駕著艋舺小舟順著基隆河出海捕魚,也會到萬華與新店溪流域的凱達格蘭族貿易,萬華舊名艋舺,即是當地聚 集許多艋舺小舟之故。峰仔峙社時常駕船往來海口與河口之間,對於潮汐的利用與掌握較為精確,或許這也是峰仔峙社定居於潮汐影響的終點的原因。

  因峰仔峙社定居,因此基隆河汐止段也被稱為峰仔峙溪。當時基隆河中多礫石,淡水廳志古蹟考記載『峰仔峙溪,在廳治東北一百八十里,水聲下瀨,音似管弦』。這個基隆河水流經河灘發出類似管弦的聲音,便被稱為灘音 。後來,發出灘音的地點也被稱為灘音。峰峙灘音名列淡北八景之一,清末萬華生員林逢原曾有詩吟詠淡北八景。其中〈峰峙灘音〉『清音遙度碧灘頭,古調泠泠片石流。椰竹悄彈孤月曉,管弦暮咽兩峰秋。有靈湘水仙妃曲 ,無恙魚山客子愁。此地不堪聞梵貝,離懷容易滿歸洲』。從古調泠泠片石流的詩句,可知灘音是流經礫石發出泠泠的聲音,而且晚上傾聽更加清晰(管弦暮咽)。因為地點在峰仔峙社,所以稱為峰峙灘音。灘音是基隆河水流 經河灘急瀨發出的悅耳聲音,漲潮時因潮水淹沒河灘,無法形成急流,必須是退潮時才能聽見,尤其是在夜深人靜的晚上。灘音與潮汐的關係,是水位影響流水的速度,與漲退潮時海汐河汐相擊沒有關連,事實上汐止離淡水 河出海口蜿蜒數十公里,海汐無法到達這麼遠的位置。

  1860(咸豐10)年台灣開港,台灣北部的淡水及基隆成為對外通商港口。水返腳因基隆河運之便,成為樟腦及茶葉的收貨地,收購的樟腦、茶葉沿著基隆河運往淡水及大稻埕出口,水返腳一時工商發達,蔚為重鎮。1871(同治10) 年淡水廳同知陳培桂編纂淡水廳志,水返腳街隸屬於淡水廳石碇堡,石碇堡的範圍,大抵在基隆河中游沿岸。除了汐止之外,包括現今瑞芳以及基隆七堵、八堵、暖暖,石碇堡的石碇指的是基隆市暖暖區的碇內,當時稱為石錠內庄,與現今的石碇區只是同名而已,石碇區也從來未曾隸屬於石碇堡。當時水返腳已集結成街,成為石碇堡最大街市。庄口水返腳橋(大同路二段智慧溪)已鋪成石橋,以方便行人商旅往來,水返腳街是石碇堡最繁榮的地方,周圍村落有樟樹灣庄、叭嗹港庄、康誥坑庄以及保長坑庄。原住民部落除了峰仔峙社,還有從松山遷來的錫口社,定居於番子寮。水返腳街興盛之際,也是峰仔峙社沒落之時,根據記載,1869(同治8)年時,峰仔峙社人口 凋零,屯丁只剩12名,日後便逐漸淹沒在歷史洪流之中。

  1874(同治13)年因牡丹社事件日軍侵台,清廷開始注重台灣的發展,1875(光緒元)年台北設府稱為台北府,管轄宜蘭縣、新竹縣、淡水縣及基隆廳,水返腳街屬於淡水縣管轄。1884(光緒10年)法軍侵台,登陸淡水、佔領基隆, 法軍前鋒直抵基隆河北岸,因梅雨季節到來,基隆河水泛濫,法軍無法渡河,水返腳成為抗法戰爭前線。清法戰後,台灣建省,台北府隸屬台灣省管轄。1887(光緒13)年行政區域微幅調整,水返腳隨著石碇堡改隸基隆廳。

  1894(光緒20)年甲午戰爭,清廷戰敗將台灣割讓給日本,日本派遣近衛師團前來接收,1895年6月進佔水返腳,師團長能久親王借住蘇家宅第(後改為忠順廟),並由汐止進入台北城,開始日本統治時期。日本統治之初實施軍政 ,將台北府改進台北縣,水返腳隸屬台北縣。1896年軍政改民政,水返腳改隸台北縣基隆支廳。1898年設水返腳辨務署(辦事處),仍隸屬基隆支廳。1901年再升格為基隆廳水返腳支廳。短短數年之間,行政區劃一再調整,而 且區劃細緻,顯示日本統治極不穩固。1909年水返腳支廳擴編,除了水返腳區,還包括瑪陵坑區及五堵區,此時為汐止版圖最大時期。1920年日本人實施街庄制及市街改正,將水返腳改名為汐止,改隸台北州七星郡汐止街。 原屬水返腳支廳管轄的瑪陵坑區及五堵區劃歸基隆郡,從此之後,汐止的疆界大致抵定,汐止的名稱也確立,汐止的時代來臨。

  汐止在水返腳時期開始有了現代化的建設,1885(光緒11)年劉銘傳拓寬基隆台北連絡道,成為現在大同路(舊台五線)的雛形,1888(光緒14)年在水返腳設郵站,這是現代郵政的開端。1889(光緒15)年台北至水返腳鐵路完工,並建水返腳火車站房,就是現在汐止站的前身,雖然當時是土造建築十分簡陋,畢竟那是汐止發展的里程碑。水返腳時期汐止的開發,在河谷平原區以農耕為主,為取得農業灌溉所需水源,開闢水圳及人工埤塘,至今尚存的番仔圳、四股埤、金龍湖、草濫埤都是當年農業開墾的遺留。

  汐止廣大的丘陵區則是砍伐樟樹煉製樟腦,樟樹灣、十三份都是與開採樟腦有關的地名。丘陵區樟樹砍伐完畢之後接著種類茶葉,水返腳街是烏龍茶的收集地,基隆河中上游種植的烏龍茶,在水返腳匯集,再運往大稻埕。茶 、糖、樟腦是清末對外出口三大產業,水返腳拜樟腦與茶葉之賜,相當繁榮興盛。烏龍茶沒落之後,繼之興起的是包種茶,白雲里一帶連接南港、石碇的茶園,都是包種茶的產區。包種茶起源於南港,汐止是鄰近南港的優良產區。

  1895年日本統治開始,首先在水返腳車站設電信所,並且改築清末劉銘傳興建的鐵路,1896年南港隧道完工,位在接近南港交界,旁臨縱貫公路與基隆河,這是縱貫鐵路在汐止的第一個隧道,汐止人進出台北必經之途。1898 年水返腳公學校設立,汐止人開始接受西式小學教育。1902年在北港成立的小島炭山是汐止煤礦開採的嚆矢,為搬運汐止的煤礦出口,同年建立五堵火車站,這是汐止第二個火車站。汐止的產業,除了農業的稻作與種茶之外 ,逐漸向工業的煤礦開採發展。礦區主要分佈在北港一帶,在方便煤礦搬運,車站與礦區之間開闢有輕便鐵路。鐵路成為日本統治時期大量、快速運輸物資的工具,尤其汐止煤礦運往基隆出口,更加彰顯鐵路的重要性。1914 年日本改建基隆至汐止的鐵路,開闢位於七堵與汐止交界的五堵隧道,這是縱貫鐵路汐止段的第二個隧道,也造就縱貫鐵路進出汐止都必須經過隧道的有趣情形。
 
汐止時期
  1920年思鄉的日本人,參照日本東京汐留(Shiodome)的地名,將水返腳改名為汐止(Shiotome),同時水返腳公學校也改稱汐止公學校。隔年的1921年汐止公學校北港教室開班,這是北港國小的前身,顯示北港一帶因煤礦發展興盛,居民密集,因此成立這二家小學。1922年汐止公學校十三份教室也成立,這是白雲國小的前身,原址就是現在汐碇路的森林小學,這是汐止第三座小學,顯示十三份因種植包種茶,也是非常繁榮。 
 
1921年創校的北港國小是汐止第二家小學

1921年創校的北港國小是汐止第二家小學(圖:吳子政)

現今仍營運供水的白雲淨水場

現今仍營運供水的白雲淨水場(圖:吳子政)

 
  1926年台北到基隆之間的公共汽車開始行駛,沿著縱貫公路停靠汐止,汐止人出門開始有公共汽車可供搭乘。1927年汐止公學校石硿子分教場成立,這也是一個因採礦而興起的學校,石硿子分教場是東山國小前身,汐止第4座小學。1928年康誥坑溪上游自來水廠興建完成,供水幹管沿著水源路鋪設到中正路街區。汐止人開始飲用潔淨的自來水,大幅改善公共衛生,白雲淨水廠至今仍持續運作供應白雲里一帶居民用水,康誥坑溪的溪中大石有當時汐止街長陳定國署名的汐止水道碑記述。 
 
  1935年基隆台北道(舊台五線)鋪設混凝土高級路面,並興建汐止陸橋,這是汐止第一座路橋,高跨通過縱貫鐵路,解決縱貫公路與縱貫鐵路平面交叉的的平交道,彰顯縱貫公路功能益加重要。1937年爆發七七事變,開始實施自給自足工業化生產力擴充計劃。首先是增加煤礦的生產,接著進行工業化,1942年以資本額1500萬圓成立台灣重工業株式會社,總公司位於汐止,兩座工廠位於高雄與汐止,汐止的工廠有35噸煉鐵爐一座,當時是全台灣最大的煉鐵爐。鐵礦砂自海南島運來,由基隆港進口,煤礦來自汐止附近煤礦產區,石灰石來自新竹,經由鐵路運輸,每年可生產數千噸的銑鐵,汐止一躍成為重工業的基地。

  1943年社后地區也因煤礦的開採,聚集較多人口,成立汐止國民學校社后分教場,這是汐止第5家小學,日後成為北峰國小的前身。1945年1月,美軍收復菲律賓,從菲律賓起飛的飛機,日夜不斷轟炸台灣,因為台灣重工業株式會社的煉鐵工廠位於汐止的緣故,汐止也遭到美軍轟炸。8月時日本宣佈投降,結束對台統治,10月25日由中華民國接收。
北峰國小是日本統治末期成立的學校

北峰國小是日本統治末期成立的學校(圖:吳子政)

 
  國民政府接收之後,成立台灣行政長官公署,將行政隸屬改為台北縣七星區汐止鎮。1946年成立汐止初級中學,這是汐止第一家中學,日後改制成為汐止國中。台灣行政長官公署將台北市自台北縣析出成為省會,因此需另尋縣政府所在地,初選以汐止、士林、三重、板橋四地為候選地,投票結果汐止功敗垂成,不敵板橋,縣政府設於板橋,汐止失去蓬勃發展的機會。1947年發生二二八事件,台灣行政長官公署改為台灣省政府,汐止仍屬台灣省政府台北縣七星區管轄。1950年廢除七星區的編制,汐止直隸台北縣。1952年底發生鹿窟事件,軍警大規模包圍搜索,重創白雲包種茶產區,從此白雲包種茶一蹶不振。

  1955年汐止國民學校五堵分校成立,汐止第6家小學,日後改制成為長安國小。台北市省立第二女中在汐止成立分部,日後輾轉改制成為秀峰國中,汐止第二家國中。再改制成為秀峰高中,成為汐止第一家公立高中。1960年, 慈航中學初中部成立,汐止第三家國中,也是唯一的私立國中。1964年長安國小保長分班成立,汐止第7家小學,後來改制成為保長國小。從長安國小、慈航中學及保長國小的設立,位置都在五堵地區,鄰近五堵火車站,這是因為日據末期在汐止成立台灣重工業煉鐵廠,吸引大量就業人口的緣故。 也可以說煤礦的生產,造就五堵火車站的成立,而五堵火車站的成立,又奠定了汐止重工業的發展。

  1966年長安里興建簡易自來水廠,以供應五堵及保長地區居民使用,這也是汐止第二座自來水廠,興建於長安里,更顯現當時五堵車站附近的繁榮。1969年私立慈航中學成立高中部,成為汐止最高學府,也是唯一的一家高中 。1972年崇德國小創校,成為汐止第8家小學。1977年中山高速公路完工,高速公路連絡橋竣工,中山高速公路通過汐止,讓汐止除了縱貫鐵路、縱貫公路之外,再添一大交通動脈,再度成為交通要地。高速公路通車之後,汐 止交通更加便捷,因為臨近基隆港,五堵一帶逐漸形成貨櫃集散場。

  1978汐止通往平溪的汐平公路開通,汐止除扮演台北通往基隆以及宜蘭的道路要衝之外,也成為前往平溪的要徑。同年社后大橋完工,汐止與社后地區正式有公路連接,不再需要擺渡。1983年通往汐萬路的江北大橋完工, 1985年通往鄉長里的長安大橋完工,汐止基隆河兩岸連繫開始緊密。1987年琳恩颱風侵襲,基隆河氾濫成災,汐止遭受洪水浩劫,開始有興建員山子分洪之議,但計畫並未立即實施。

  1989年樟樹國小創校,這是汐止第9家小學。1990年私立慈航中學改校名為崇毅高中。1991年新台五路通車,汐止通往基隆又添要道。同年北山大橋峻工,汐止的擺渡正式走入歷史,渡船完全由橋樑取代。1992年秀峰國小成立 ,汐止第10家小學。1993年樟江大橋通車,1995年完成北基公路(大同路)拓寬工程。1996年北二高汐止至木柵段完工先行通車,成為汐止第2條高速公路。同年汐止通往萬里的汐萬公路全線通知。

  1997年開辦社區巴士,行駛山區偏遠道路及市區大街小巷,對於居民交通提供提供助益。1997年秀峰國中改制為秀峰中學,成為國中高中兼收之完全中學。同年金龍國小成立,成為汐止第11家小學。1998年樟樹國中成立,成 為汐止第3家國中。1999年6月汐止人口超過15萬人,升格為縣轄市。同年青山國中開始招生,成為汐止第4家國中。2000年汐止遭逢象神颱風水患,2001年又再遭遇納莉颱風水患,汐止精華市區全部淹水,中央政府開始整治基 隆河,興建員山子分洪道。

  2004年青山國中改制為青山國中小,兼收國中及國小學生,至此汐止的國小及國中教育設施已大致抵定。2005年基隆河整治工程完成及員山子分洪道完工,汐止逐漸走出水患的威脅。2006年江北二橋完工,2008年汐科火車站開始營運,這是汐止第三座車站,汐科火車站命名的由來是因鄰近汐止科學園區,距離1902年五堵設站,已有106年的歷史。五堵設站之後,造就汐止煤礦及煉鐵。

 
  • 瀏覽人次:10106 人
  • 更新日期:2024-0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