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內容區塊

新北市汐止區公所

 
  • FB
  • line
  • 友善列印
  • 字級設定:

濟德宮

  中正路的濟德宮,俗語:睏床戰台頂,「大厝媽祖宮」,本來是座基隆河,朝向大尖山,因為以前的寺廟都是在水邊。唐山過台灣,移民到台灣,當時水邊是先民最早居住之地,山上有原住民、土匪攻擊,一般人不敢上去。

  民國26年汐止神社落成啟用,日本人都市計劃,埋水管,開路......等理由?強制濟德宮遷往「靜修禪院」旁的小山麓,目的是要聚集神社人氣,排擠民間,宗教信仰。光復後,汐止街長李朝芳,請陳燦能來主持,於現址募款興建,是時香火鼎盛,廿四堡至十分寮、平溪皆有信眾。由瑞芳李氏兄弟、基隆市的顏欽賢等地方士紳捐款興建。

  濟德宮的廟頂是山川脊式,厝頂堅固,山岳中問的門叫山川門。屋頂設計成三座,此種造型富有層次和變化是台灣廟宇最常見的型式。母獅造型渾憨可愛,前腳逗弄小獅子,除了鎮守廟門以外,石獅子還可歡迎訪客,喜感十足。石獅是南方獅,除鎮守門外還可以避邪。柱子是典型的「柱雙龍」,龍頭向上叫升龍,龍頭向下叫降龍,柱頂再加蓮花雕飾是清朝末年來台灣廟宇最愛設計的典型,行話稱「天翻地覆」式龍柱。排樓面石堵題材多為歷史故事,精彩豐富,「麒麟堵」的兩隻麒麟各奔前程,並作回顧狀。石柱在1858年可說是汐止僅仔之前清古蹟,粉紅媽祖之容面神像,其兩手指頭關節可以靈巧撥動,這是全台少有的媽祖造型,出自唐山師傳手藝,更特殊的是其下身的腳還是如清朝小姐一樣裹著小腳。文取自《別為我哭泣一水返腳》翁燦燿
 
濟德宮(共2張)
  • 瀏覽人次:1414 人
  • 更新日期:2023-05-11